主页 > 国内 >
巡礼七十年·旧物话新语 | 凭票供给的是粮食 回味悠长的是记忆
来源:环球教育网 时间:2019-09-25 15:38

编者按:“过年的时候偷吃一口猪油,这才算是有了‘年味儿’。”对于每一个“60后”来说,这是他们共有的“年味儿记忆”。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,粮票贵如油、可遇不可求,即便在学子云集的高等学府,吃饱饭也未见得就不是一种奢求。

过去:2毛吃饱 4毛吃好

今天吃什么?——红色的代表粗粮;绿色的代表细粮;蓝色的,代表蔬菜。虽然饭票的颜色不少、种类也算丰富——据中国网记者了解,在70年代,仅清华大学共计就有18种粮票,其中包括米、面,以及多个学生食堂、员工食堂等不同种类。但实际真的能派上用场的,或者说能供需相抵的却不足2/3。这还要归结于那个年代的特殊背景——人多粮少。

据一位“60后”大学生回忆,因为粮票短缺,班里经常出现男生找女生蹭饭的现象,但女生们却也个个“巾帼不让须眉”,饭量不可小觑。计划经济年代,学生家里常常捉襟见肘。学校为了补贴一些学生的生活,会适当发放助学金。为了起到带头作用,年级中的一些积极分子自告奋勇不向学校伸手。但“一穷二白”的学生,没有旁的挣钱法子,只得向家里伸手。父母亲省吃俭用,每月接济孩子,造成了家里的负担。学生就连买课外书的开销,都只能靠月底变卖饭票的“余额”实现。

日历更新至上世纪80年代,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,人民群众的“菜篮子问题”得以缓解,但钱票代替人民币、饭票代替粮票的日子在大学校园中仍旧是主流。胡茂桐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教务处处长,1982年被分配到该校,从此,饭票、钱票便成了他每天的“菜单”。“在学校,钱要换成钱票,用来买菜和肉;粮票要换成饭票,用来买米和面。”当时他的“标配”食谱是2个馒头和一份素菜,总共花费是一张4两的饭票和2角的钱票。在当时每个月4、50元的工资标准下,几乎一半的钱都花在了吃饭上。虽然菜式种类单一,又经常碰不着“油腥”,但这却丝毫不影响他对食堂的美好记忆。“每当逢年过节,食堂还会特别推出‘超值套餐’,鱼和肉都有。”这就是他们一年到头的“年终奖”,办公室里的同事们把“大餐”打包回来,将办公桌拼在一起也就成了最简单的“团建”。虽然那些饭菜吃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,虽然也并不是在家不能见着的“奇珍异宝”,但大家欢聚一堂的快乐时光至今让胡茂桐念念不忘。

回忆曾经的“饭票”时光,胡茂桐并未如他人一样“忆苦”,而是直言:“很幸福”。因为1947年生人的他,经历了旧社会到新中国的成长,他自诩“自己是过上了好日子的人”。

现在:万人食堂尝遍百余特色

每天中午下课铃响,首经贸校园内四面八方的学生都会从各个教室中涌出,他们汇成细流,流入到校园内不同的食堂。如今,享有“美食天堂”美育的首经贸,不仅能够容纳万人用餐,在美食种类上也能为学生们绘制一幅“美食地图”——川菜、粤菜、鲁菜、京味;法式、美式、日式……足不出校,吃遍天下。而这些“美食地图”的实现路径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。

据学校教务处负责人沈毅直介绍,从2010年开始,学校全面覆盖学生卡的使用,已经实现吃饭、门禁、洗澡等多项功能,基本实现“一卡在手,校园我有”的便利。而未来,伴随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,学校也将全面进入“刷脸时代”。“通过人脸识别,就能在图书馆、宿舍通行。”从饭票到卡片,从手机到人脸,智慧校园带来的不仅是便利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。而这种生活方式也在悄无声息地“美化”着校园,让大学记忆立体。

特别鸣谢:首都经济贸易大学

策划/文字:刘佳

拍摄/视频编辑:刘昌

编辑:张希臣

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

(责任编辑:刚巴迪)


相关推荐

Copyright 2010-2020 Powered by http://edutainment.com.cn/, All Rights Reserved.